导 语
(相关资料图)
生态环境保护实用技术和示范工程是我会面向所有环保企事业单位的免费年度技术推广服务,从1991年至今我们已累计推广先进技术和工程4100多项。为便于相关方使用《2021年重点生态环境保护实用技术和示范工程名录》(详见关于发布的公告),我会编制了入选技术和工程的简介,将陆续在我会官微和官网公布。简介内容均由入选项目的申报单位提供。
2021-S-15
工程名称江门市国祯——江海污水处理厂首期升级改造工程
工程所属单位江门市国祯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申报单位中建环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江门市国祯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推荐单位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水污染治理委员会
建设和运行模式BOT
投运时间2018年5月30日
工程规模工程分为两个系统,单系统处理量为4.0万m3/d,合计8.0万m3/d,变化系数1.3,峰值流量10.4万m3/d。
工艺流程工艺流程废水混凝流程:废水经进水堰均匀布水后,进入第一级混凝反应池,充分混合反应混凝剂后自流进入第二级混凝反应池,投机混合(循环)磁介质和回流污泥;随后进入第三级絮凝反应池,加入助凝剂,经慢速搅拌形成包裹磁介质的密实絮团。
污泥沉淀流程:包裹磁介质的密实絮团进入高效沉淀池,在重力作用下快速沉降并汇集至底部污泥区,不易沉淀的微小絮体被斜管捕获,高标准清水通过沉淀池顶部的集水槽收集排出。底部污泥区中部分磁泥经泵回流至第二级混凝反应池,剩余磁泥则进入磁介质回收系统。
磁介质回收流程:剩余磁泥首先经过专用解絮机高效分散成磁介质和剩余污泥,磁介质由特制磁回收机回收至第二级混凝反应池循环利用,剩余尾泥则进入污泥处理系统。
运行情况本项目于2018年2月开始进行调试,调试期间各类污染物能够稳定达标。于4月份业主方委托第三方环境监测单位进行了水质、废气、噪声等的监测,并于5月份经江门市江海区生态环境局进行现场检查与专家评审,通过了工程竣工环保验收。
经过为期3个月的运行考核,设备与工艺系统各项性能指标运行稳定,符合合同要求。
本项目无《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中所规定的验收不合格情形,本项目从立项至调试过程中均无环境投诉、违法或处罚记录。
处理效果系统运行进出水水质 二次污染控制本项目营运过程中产生的一般固体废物主要是剩余污泥。剩余污泥经脱水及低温烘干处理至含水率20%之后,外运至新会双水发电(B厂)有限公司,与燃煤混合进行耦合焚烧发电。
示范点1. 沉淀效果高
利用比重大的磁粉作为载体,极大加强其重力沉降性,沉降速度可达30m/h,沉淀效率远超斜管沉淀池。
2. 出水效果优良
SS、TP、浊度去除效果好,TP最低可至0.05mg/L,SS最低可至5mg/L,浊度小于1NTU,优于一级A排放标准,同时可针对原水污染物情况结合使用粉末活性炭,提高对COD的去除效果。
3. 耐冲击负荷能力强,出水稳定
污泥部分回流,混凝池污泥浓度高,表面负荷可达20~40m³/(m2·h),可接受原水SS浓度1000mg/L的浮动范围,保证出水效果稳定。
4. 系统工艺简单,停留时间短
系统工艺简单,水力总停留时间小于20分钟,相对于常规高密沉淀工艺,水力停留时间可缩短45%以上,大幅度提高系统的处理效率与出水水质。
5. 占地面积小,节约基建投资
占地小,土地利用率高,其沉淀池占地面积是斜管沉淀池或溶气气浮的1/5,是传统沉淀池的1/20,大大降低工程基建投资。
6. 部分污泥回流,运行成本低
磁粉循环利用,回收率高于99%,磁粉损失极少;部分污泥回流,充分发挥混凝药剂使用率,可降低药剂成本30%以上,节约运行成本。
7. 日常维护简单,设备使用寿命长
设备无需反洗,自动化程度高,运行管理简单;设备功率小,磨损小,使用寿命长。
获得奖励荣誉情况欢迎生态环保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实用技术和示范工程推广工作,相关要求详见我会官网“实用技术示范工程”栏目。 如您对历年入选《重点生态环境保护实用技术和示范工程名录》《环境技术进步奖》、生态环境部《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目录》等更多先进技术成果感兴趣,可在我会官网首页查询中心“先进技术案例”栏目查询。 实用技术指在一定时期内,同国家生态环境保护需求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先进适用生态环境保护技术,包括污染防治、碳减排、生态环境修复、资源综合利用、环境监测及智慧化环境监控管理等领域的技术、装备和材料。示范工程指采用先进生态环境保护技术、装备、材料或创新服务模式,具有示范推广意义的工程,包括污染防治工程、生态修复工程、资源综合利用工程、碳减排及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END
来源:技术部
点个
在看
你最好看
编辑:戴桃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