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指数和对数的互相转化关系可得到:1.2个正数的积的对数,等于同一底数的这两个数的对数的和,即2.2个正数商的对数,等于同一底数的被除数的对数减掉除数对数的差,即3一个正数幂的对数,等于幂的底数的对数乘以幂的指数,即4.若式中幂指数则有以内的正数的算术根的对数运算法则:一个正数的算术根的对数,等于被开方数的对数除以根指数,即拓展资料:对数函数y=logax 的定义域是{x 丨x>0},但如果碰到对数型复合函数的定义域的求解,除了要注意大于0之外,还应注意底数大于0且不等于1,如求函数y=logx(2x-1)的定义域,需同时符合x>0且x≠1和2x-1>0 ,获得x>1/2且x≠1,即其定义域为 {x 丨x>1/2且x≠1}在实数域中,真数算式没根号那就只要求真数式大于零,若是有根号,要求真数大于零还要保证根号里的算式大于等于零(若为负值,则值为虚数),底数则要大于0且不为1。在一个普通对数式里 a<0,或=1 的时候是会有相应b数值。
可是,根据对数定义:log以a为底a的对数;如果a=1或=0那么log以a为底a的对数就可以等于一切实数。
(例如log11也可以等于2,3,4,5,等等)假如不等于1的正实数,这个定义能够拓展到在一个域中的任何实数(参照幂)。相似的,对数函数能够定义于任何正实数。对于不等于1的每个正底数,有一个对数函数和一个指数函数,它们互为反函数。
(资料图片)
对数公式的运算法则,如图所示:推导过程有:拓展资料:1、对数公式是数学中的一种常见公式,如果a^x=N(a>0,且a≠1),则x叫做以a为底N的对数,记做x=log(a)(N),其中a要作于log右下。其中a叫做对数的底,N叫做真数。
一般我们将以10为底的对数叫做常见对数,以e为底的对数称为自然对数。
2.对数计算,事实上也就是指数在计算。
对数函数运算法则是什么?01 两正数的积的对数,等于同一底数的这两个数的对数的和。2个正数商的对数,等于同一底数的被除数的对数减掉除数对数的差。
一个正数幂的对数,等于幂的底数的对数乘以幂的指数,。
若式中幂指数则有以内的正数的算术根的对数运算法则:一个正数的算术根的对数,等于被开方数的对数除以根指数。 对数公式是数学中的一种常见公式,如果a^x=N(a>0,且a≠1),则x叫做以a为底N的对数,记做x=log(a)(N),其中a要作于log右下。其中a叫做对数的底,N叫做真数。一般我们将以10为底的对数叫做常见对数,以e为底的对数称为自然对数。
对数运算法则(rule of logarithmic operations)一种特殊的运算方法.指积、商、幂、方根的对数的运算法则。 由指数和对数的互相转化关系可得到:2个正数的积的对数,等于同一底数的这两个数的对数的和,2个正数商的对数,等于同一底数的被除数的对数减掉除数对数的差。
扩展阅读理解对数的概念及其运算性质,知道用换底公式;探索并了解对数函数单调性与特殊点;知道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互为反函数
理解有理指数幂的意义,掌握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掌握指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理解对数的概念,掌握对数的运算性质,掌握对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了解幂函数的概念和性质,知道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时描述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
分数除法的学习所对应的核心素养是运算能力,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运算能力的重要阶段。2022版课标指出,运算能力主要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可见,掌握运算法则,理解算理是运算能力的核心。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运算,还要掌握运算过程中的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