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流行“赚差价”,自己家里蹲,花1200/月雇代课老师教书|全球热闻

崔妍教育日记   2023-05-09 11:53:37

在学校内有一种“怪现象”,一位曾经在公办学校教学任职的教师回忆:自己辞职的公办学校,名单上的在编教师有110+,而实际在岗的教师不过76人,而剩下的三四十名教师,自己在学校工作9年,却从来没见过她们。

结合之前一名教师请病假25年,临近退休却发现自己编制要求的事件,有不少关心教育发展的网友却表示“见怪不怪”,就能看出,有教师占着编制却不工作的现象,原来并非个例。


(资料图片)

有退休老教师回忆:自己曾从民办学校调入公办学校,发现了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有一部分公办学校的教师,其实人并未在公办学校任教,反而跑到民办学校去教书。

也就是说,这一名教师,实则占据着两个岗位,公办这边享受着编制待遇,虽然工资不高,但好在退休后的福利丰厚。

一边占着编制,另一边受雇于民办学校,享受着更高的薪资,可谓是一举两得,很显然这样的做法不合理也不合规,而能这样做的教师,多半都是有些背景和后台撑腰的。

但这种事情毕竟名不正言不顺,过去查的不严,消息比较闭塞也就罢了,换成当下一个萝卜一个坑的教师岗位,再下以这种方式占便宜,是绝不可能了。

但没想到,相似的操作依旧存在,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在公办学校,仍旧存编制教师不在学校履行教学工作义务的现象。

只不过,教学负担不轻,想彻底甩手不干是不可能了。于是乎他们把目光放在了代课教师身上,某乡村小学,一名姓李的老师发现自己怀有身孕。

李老师不想怀孕教学,于是动了这样的心思:自己月薪4000,稳定编制,于是打算用每月1200的价格,聘任一名代课教师帮自己上课。

乍一听简直是荒谬至极,难道现在的在编老师都开始流行“中间商赚差价”了吗?自己月入4000,却要花1200雇别人帮你教书,然后自己在家坐享其成,就能稳定收入2800。

在编教师和代课教师各取所需,受影响最大的却是学生

看似荒谬,可这对于在职教师来说,却是习以为常、理所当然的事情,评论区甚至有人当众寻找会讲英语的老师,理由是自己身体不好。

另一位网友坦言:自己所在的学校,以前有女老师怀孕时,学校就会让女老师自己去找代课老师,总之,学校不拦着老师休息,但耽误的课程需要女老师自己去找代课老师解决明白。

这对于教育体制外的网友来说,简直是刷新三观,难以想象学校会允许教师这样胡来,更难以相信,居然会有人心甘情愿拿着1200的月薪,去做这种并不算轻松的代课老师。

事实上,愿意这样做的人并不少,一名985的硕士毕业生,就是代课教师中的一员,自己也是帮助其他孕产女教师代课,但到了自己怀孕时,学校就毫不留情的把自己开除了。

而她之所以拿着这么高的学历心甘情愿地做代课教师,原因也很简单——为了积攒教学经验,毕竟在正规学校教学的经验,也是非常宝贵的锻炼机会。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在编教师可以赚差价,而代课教师却只能任人裁减,可你认为有无编制的区别就在于此吗?其实代课教师的境遇,远比我们想象的更艰难。

不仅随时面临走人的局面,而且薪资微薄,就连最基本的福利,也理所当然地要和在编教师拉开差距,然而代课教师的工作量,却并不比在编教师轻松多少。

写在最后:

笔者认为:能者多劳,同样的,在其位而谋其政,作为人民教师,编制不仅仅是你的保障,更是教育职责的象征。

若编制成为了某些老师为所欲为的底气,那教育环境必然被搞的乌烟瘴气,代课教师和任职教师之间的“交易”,实则是在拿任教岗位作为筹码,而此间牺牲最大的,依旧是学生。

有编制的教师,有能力教学却没有师德,想尽办法把工作推给没有编制的老师,而没有编制的教师迫切地需要教学经验,其本身并不具备多少教学实力。

一来二去,看似是代课教师和在编教师各取所需,实际上却没有人在意过,学生的感受:频繁地更换老师,且有些教师连基本的资质都不具备,对学生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可估计也无法挽回的。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这件事呢?